欢迎访问未来之舟礼仪培训!提供商务礼仪培训 政务礼仪培训 销售礼仪培训 接待礼仪培训 医务礼仪培训 会务服务礼仪培训 小车驾驶员礼仪培训 展厅讲解礼仪培训…
位置:首页 > 更多礼仪知识 > 典故民俗
年初一,不杀鸡
发表时间:2018-02-02     字体:【

民俗学中,禁忌是一项常见的民俗事象,节日禁忌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春节是新年之始,兆示一年运气的好坏,禁忌较多。作为新年头一天的正月初一,更是如此,如忌倒污水、垃圾、扫地、忌洗衣,忌午睡,忌杀生,忌啼哭,忌挑水,忌讨债,忌购物,忌借火种,忌吵骂人,忌请医生,忌迁居,忌吃豆腐,忌遇殡葬,忌丧家拜年,忌剃头理发,忌吃稀饭、荤食及药品,忌针线活,忌叫人名催起床,忌被他人自口袋掏取物件,忌动刀、斧、剪这类的器物,忌说一切不吉利的话,媳妇不可回娘家等等,足见节日禁忌的洋洋大观。“初一不杀鸡”与“初一不吃稀”,只算大年初一禁忌全“豹”之一“斑”了。

年初一不杀鸡,其实不止于此,初一还禁杀任何动物。原因何在?

一种说法是人们认为如果杀鸡的话,必然会流血,而流血意味着破败、衰落,不吉;而且“鸡”与“吉”同音,鸡象征吉祥如意,杀鸡同样意味着不吉,这与过年特别初一的喜庆气氛不协调,非吉即忌。

第二种说法是,在古代据说有一种重明鸟,能辟邪。人们相信鸡就是它的化身,于是在过年时剪贴鸡形窗纸,镇鬼避邪,还把岁首日定为鸡日。另外在古人眼里,鸡具有五德,如头上有冠文德;足后有距能斗武德;敌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同类是仁德;守夜报晓准时是信德。鸡既然能德兼备,所以有初一的鸡日不杀鸡之俗。其实这表明鸡与人类日常生活联系密切,是人们对这种家禽赋予道德化符号、并确认这种亲密关系的结果。

再有一种说法认为“年初一,不杀鸡”与过年放生的习俗有很大的关系。放生,就是把原来的野生动物放回大自然,让它们自由生活。历史上就有春秋时期赵简子和汉代刘邦正月初一放生斑鸠的故事,由此衍生出在过年期间禁止杀生的习俗。如在正月上旬的头七天,天天都有“禁令杀”,当然也包括鸡在内,即初一不杀鸡,初二不杀狗,初三不杀猪,初四不杀羊,初五不杀牛,初六不杀马,初七不伤人。

其实,这种禁杀之俗是民间自汉而始的一种卜岁习俗的遗存,即通过各日的天气阴晴来判断来日收成。人们把岁后八日(即从初一到初八)分为鸡、犬、猪、羊、牛、马、人和谷日,如当日晴朗,则所主之物繁盛,否则不昌。后代沿袭,并由占岁发展成一系列的祭祀和庆祝活动,祈求一年六畜兴旺、五谷丰登、人人平安,而“初一不杀鸡”的节日禁忌就属于这种活动的衍生结果。

“年初一不吃稀”即大年初一不可吃稀饭,类似的禁忌还有:不以开水淘饭,也不能用汤淘饭,否则来年出门必遭雨淋。之所以有这样的禁忌还有其他说法,如年初一吃稀会影响到下一代的智力。不少地方称稀饭为“粥”或“糊涂”,很容易让人想起“发昏”或“不清楚”等含义。尤其对于小孩子来说,如果过年吃稀,就可能读书不聪明,识字犯糊涂,不会干活,或者可能忘记娘舅家的亲戚。其实,更直接的原因就是,“稀”意味着“薄”,年节吃稀就使人联想到一年会吃喝不足,人们为了表明对丰衣足食的未来充满信心,所以立下了“年初一,不吃稀”的食俗禁忌,无非图个吉利,起到心理安慰的作用。此外,过去的穷人衣食无保,平时只能吃稀饭充饥,所以在年初一的饭一定要吃干不吃稀,以显示自己家里富有或至少不比别人差,所以再穷也要想法让全家人过年时吃饱喝足,否则被人笑话。

在食俗上,除了不吃稀外,年初一还有早上不吃荤和不吃药的习俗。据说大年初一是万神盛会之时,所有的神都要出来拜年,为表示尊敬,首先人们要吃素不吃荤。另外除了重病,初一最好不要吃药,以求新年身体健康。在饮食上年初一还有其他禁忌,如吃饭忌无鱼,有鱼忌全部吃光,是为了讨个“有余(鱼)”的吉利;吃骨头忌说“骨头”,吃饱了不能说“我不吃了”,因为这都是不吉利之语,非吉则忌。

综上所述,年初一不杀鸡和年初一不吃稀等礼俗,有以上种种缘由,这些习俗多表示人们求吉求安的心理诉求。现在看来,一些习俗未必合理。如年初一不吃稀,近些年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家一般在节日期间惯于吃高蛋白、高脂肪的动植物食品,但营养学的常识提醒我们,适当地吃点稀饭薄粥,可以歙饮食结构搭配合理,形式多样,对于肠胃的吸收消化大有好处。所以“年初一不吃稀”的食俗似乎改为“年初一要吃稀”更合理。
(摘自 《中国人最应该知道的77个礼俗》,中国书籍出版社)

(咨询礼仪培训事宜,欢迎致电北京未来之舟礼仪培训机构:010-65721174)

 
上一篇:印度古老的霍利节
下一篇:冬至饺子夏至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