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未来之舟礼仪培训!提供商务礼仪培训 政务礼仪培训 销售礼仪培训 接待礼仪培训 医务礼仪培训 会务服务礼仪培训 小车驾驶员礼仪培训 展厅讲解礼仪培训…
位置:首页 > 更多礼仪知识 > 传统礼仪
新娘哭,两家福
发表时间:2018-02-04     字体:【

作者:张勃

(未来之舟礼仪培训网)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所以无论是娶亲不是嫁女,在民间往往都被视为喜事。略显奇怪的是,在我国许多地方,婚礼上竟少不了泪水。这泪水难以说是喜极而泣的结果,它总是与一种被称为“哭嫁”的习俗有关。

哭嫁,就是为出嫁而哭泣。我国疆域广阔,民族众多,哭嫁的形式也丰富多彩,有母女对哭,有女友陪哭,有只哭不唱,有只唱不哭,也有边唱边哭。江西新建,哭嫁仪式分三个部分,即辞堂、照轿和登程。这一过程中,新娘的母亲要哭唱三段不同的《哭嫁歌》。在母亲哭唱的过程中,女儿则或者以词相应,或者以哭泣相和。在湖南桂阳,临嫁前,新娘会与花楼姐妹一道,在“歌头”的指挥下,尽情歌舞,放声“哭娘”。在湖北南部,素有“嫁不哭不发,喜不打不旺”的说法,所以姑娘出嫁,女人们一定要哭,甚至一哭就哭四十九天。姑娘出嫁前四十九天的那个夜晚的哭嫁是整个哭嫁仪程的序曲,俗称“哭血堂”。地点是嫁女出生的房中,伴哭嫁的有母亲辈的血亲妇人、村中长辈妇人,还有与嫁女要好的几个姊妹。届时,嫁女坐在床前的踏板上,母亲坐在床沿上首先哭唱,其词曰:“百花百开头朝阳,嫁歌开哭踩血堂。血堂本是仙人开,王母娘娘送子来。送来天仙美貌女,踏板内面听缘由。”在她的带领下,其他人便分别哭唱《十月怀胎》、《哭盘古》等。

哭嫁的内容也有所不同,从哭父母如何养育自己,兄弟姊妹如何亲如手足,到如何不愿离开亲人嫁到夫家去等等,不一而足。也有他人,如新娘的母亲和朋友对新娘的教诲和祝福。比如毛难族女子出嫁启程时唱的《出门下阶歌》,是感谢父母养育之恩,道难舍留恋之情的。歌云:“生来是女要出嫁,离爹离娘好心疼。躲在娘肚九月整,一世难忘养育恩。服侍父母不到头,思来想去泪淋淋。”又如流行在赣东北等地的哭嫁歌《十杯酒》,是教育女子到夫家如何行事的:“七杯酒是满斟斟,三餐茶饭要操心;捞饭煮粥把好火,不干不稀正当时;青菜下锅放大火,不咸不淡合口味。”古代婚姻凭借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种种由婚姻带来的愁苦从表面来看都是父母和媒人带来的,父母自然是骂不得的,所有罪过便只能由媒人来承担,所以哭嫁时往往有咒骂媒人的内容,哭嫁歌中骂媒人的地方也总是特别精彩。如有首哭嫁歌这样唱:“板栗开花球对球,自古媒人想猪头。你做媒人想穿鞋,桥上鸟雀你都哄得来;你做媒人想喝酒,山上猴子你都骗得走。”

在我国众多的民族中,土家族的哭嫁非常有特色。在土家人看来新娘哭,是两家福。不仅如此,哭还成为衡量女子才智和贤德的标准。谁要是出嫁时不会哭,众人就会看不起,认为她是才能低劣。若是哭得好,娘家脸上就有光,认为是教女有方,婆家见了也高兴,讨了一位伶牙俐齿的巧媳妇,以后居家过日子,凡事都要让她三分。哭嫁是如此重要,以至于过去土家女儿在十二三岁时就要开始专门学习哭嫁。真正的哭嫁往往开始于婚期到来前的一个月,也有出嫁前两三天或前一天开始哭的。娘家人边为她置办嫁妆边倾诉离别之情。会哭的姑娘一个月内不哭重复,要哭祖先、哭爹妈、哭兄嫂、哭姐妹、哭媒人、哭 自己。哭的形式是以歌代哭,以哭伴歌。歌词有传统模式的,也有聪明姑娘触景生情的即兴创作。哭嫁的高潮是在新娘出嫁的日子。在出嫁的前一天,亲朋乡邻都前来祝贺和哭别。新娘家要邀请新娘九位最好的未婚女伴,陪着新娘哭,叫“十姊妹会”。她们或者连续哭唱,或者间断哭唱,或者抱着哭唱,或者跪着哭唱,或者新娘领唱,或者众人一起哭唱,形式不一而足;内容则有诉说对亲人、朋友和父母依依惜别情对自己婚姻的不满,对包办、买卖婚姻的反抗,哭女性地位的不平等,祝福未来等等。哭到半夜,新娘家里还要准备夜宵让十姐妹吃,新娘以此为题还要哭一段,感谢九姐妹的相陪。

了解了这些情况,我们禁不住想问一句哭嫁的习俗是如何产生的呢?一般认为哭嫁源于抢婚。抢婚也称掠夺婚,是古代氏族部落外婚时期武力和强暴手段俘获妇女的一种野蛮的强制婚姻形式。可以想象,面对突然而来劫掠,身为弱者的女子只能以泪洗面。从此,哭便与嫁紧紧地拴在了一起,以至后来掠夺婚已不再存在,妇女“明媒正嫁”了,仍然要哭。当然,哭嫁习俗所以继续存在,除了它作为一种习俗具有较强的传承性之外,更重要的在于现实中仍存在着哭的理由。在我国封建社会,女儿出嫁以后是不能随便回娘家的,要是娘家不接就回去,十有八九是被休了。而娘家又不能轻易去接,所以一旦结婚,女儿和娘家人见面的机会是很少的,因此,出嫁无异于生离死别。其次,在娘家,凡事都有亲娘操心庇护,即使犯了错误,也无关紧要。一旦出嫁就不同了,女儿去人家就是要持家做活的,碰上个脾气好的婆婆还好一些,若是婆婆凶狠,动不动就要挨打挨骂,又不知要受多少罪了。而未来的丈夫,面都没见过,就更不用说其他了,不管是好是歹都得应承着。真是如一首哭嫁歌中唱的:“我不愿离开娘家堂屋,离开了一辈子难得再住,我愁苦的时日来到了,咋能不愁苦?”与亲人别离的伤感,对前途未卜的恐惧交合在一起,怕是铁石心肠的人也禁不住放声大哭了。

随着婚姻制度的变革,青年男女可以自由恋爱,自由结合了,社会对女子的限制远不如过去那样严苛,按说让女子在结婚时痛哭流涕的理由已经不那么充分,哭嫁之俗也就该寿终正寝了。其实不然。当今社会,女儿出嫁仍然多是要离开自己的父母到一种新的环境中去,与亲人的离别、对新环境和新生活的无知和恐惧,仍然会化作泪水;更何况在一些地方,人们还将哭嫁与家里的福气和兴旺发达联系起来,赋予了哭嫁新的意义,所谓“新娘哭,两家福”,所谓“哭哭发发,不哭不发”,所谓“不器不热闹”,所以为了热闹为了发,即使新娘子不想哭也是定要挤出几滴泪水的。

(摘自 《中国人最应该知道的77个礼俗》,中国书籍出版社)

(咨询礼仪培训事宜,欢迎致电北京未来之舟礼仪培训机构:010-65721174)

 
上一篇:孩子百日称百岁
下一篇:喝口交杯酒,一辈子不翻脸